“这已经是我第十几次提这个议案了。”全国人大代表、山东魏桥创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张士平告诉记者,他今年带来的议案,还是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政策,对棉纺织行业执行统一赋税,将棉花进项抵扣由13%提高到17%。
“1998年九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我次提出这个议案,到现在有10多次了。我认为棉纺公司增值税"高征低扣"政策不合理,带有歧视性。”作为大棉纺织公司的当家人、今年胡润富豪榜山东首富,张士平衣着朴素。记者发现他手里握着的手机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老年手机”,“呵呵,这部手机200元一部。2000元能买10部。”看到记者诧异地盯着他手中的手机,张士平对记者笑道。
但是谈起议案,他面露凝重,“棉纺公司现行增值税抵扣中,采购棉花的进项税率为13%,终产物的销项税率为17%,这意味着棉纺公司即使没有实现增值,将购进的棉花按照原价卖出,仍要负担4%的税收,公司税赋负担很重。”
张士平表示,这个问题之所以长期存在,主要是因为上世纪90年代末和21世纪初,在我国棉花市场放开及加入世贸组织的前期效应下,棉纺织市场形势较好,公司的利润率相对较高,对高征低扣产生的4%的不合理税费还能够承担。但是自从2007年至今,棉纺织公司全国性的困难,尽管有些大公司如魏桥,以其他方面的优势拉动着工人工资的上涨,但有些棉纺织公司因为国际竞争力而目前仅保持微利水平,不少中小公司亏损严重。
“现在包括玉米在内的其他农副产物都解决了这一问题,唯有棉花还没有解决,这很不合理,带有歧视性。”张士平说,近年来,单一的纺织公司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很弱了,目前我国棉花还是施行配额,国内每吨棉花的价格比国外贵叁至五千元,而且外来的面纱、棉胚布挤占了国内市场,使国内的棉纺织公司特别是中小型公司更加举步维艰,国内市场逐步丢失。再加上这一不合理的税收政策,直接影响着棉纺织行业的生存,这不但影响着农民工就业的稳定,也制约着农民工工资收入水平的提高,全行业对解决高征抵扣问题的呼声十分强烈。
“建议国家尽快出台政策,对棉纺织行业执行统一赋税,将棉花进项抵扣由13%提高到17%,使进项、销项税率一致,同征同扣。”张士平告诉记者,该政策落实后,可给棉纺公司一个较为宽松的发展环境,加快棉纺织产业技术进步和结构调整,提高纺织行业竞争能力,解决2000多万农民工的就业,也可为提高劳动密集型产业工人收入打下基础,使公司可以有能力大幅提高工人工资,促进农民增收。
出处:中华纺织网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
公 司:91视频官网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