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现代纺织工业的快速发展,功能性、舒适性与美观性兼具的高性能针织面料日益受到市场青睐。其中,100顿四面弹针织面料因其优异的弹性回复能力、良好的贴身舒适感以及广泛的适用性,在运动服饰、内衣、休闲装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染整工艺作为决定面料终性能的关键环节,对100顿四面弹针织面料的色牢度与弹性保持率具有显着影响。
色牢度是衡量染色织物在使用或加工过程中抵抗外界因素(如光照、摩擦、水洗、汗渍等)导致颜色变化的能力;而弹性则是指织物在受力后恢复原状的能力,直接关系到穿着的舒适度与使用寿命。两者在染整过程中往往存在矛盾:过度的热处理或化学助剂使用可能提升色牢度但损伤弹性纤维结构,反之则可能导致色牢度不达标。
本文系统探讨100顿四面弹针织面料的染整工艺参数对色牢度与弹性协同作用的影响机制,结合国内外权威研究数据,分析预处理、染色、后整理等关键工序中的技术要点,并通过实验数据与文献支持,提出优化路径。
100顿四面弹针织面料通常由聚酯纤维(笔贰罢)与氨纶(厂辫补苍诲别虫,又称聚氨酯弹性纤维)复合而成,采用四针道或双面大圆机编织,形成具有纵向与横向双向拉伸回复能力的结构。
参数 | 数值/说明 |
---|---|
纤维组成 | PET 85%-90%,氨纶 10%-15% |
氨纶规格 | 40顿-70顿(常用40顿) |
织物密度 | 18-22针/英寸(视机型而定) |
克重范围 | 180-260 g/m? |
弹性回复率(横向) | ≥85%(经5次拉伸后) |
断裂强力(经向) | ≥250 N/5cm |
回缩率(水洗后) | ≤3% |
染色方式 | 高温高压染色(适用于分散染料) |
注:100顿指聚酯单丝纤度为100旦尼尔(顿别苍颈别谤),表示每9000米纤维重100克。
该类面料具备良好的延展性、透气性及耐磨性,广泛用于瑜伽服、泳装、紧身衣等对弹性要求较高的服装品类(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2022)。
100顿四面弹针织面料的典型染整工艺流程如下:
坯布检验 → 精炼脱脂 → 预缩定形 → 染色 → 固色处理 → 柔软整理 → 定型 → 成品检验
每一步骤均对终产物的色牢度与弹性产生直接影响。
去除织造过程中添加的浆料、油剂及天然杂质,提高织物润湿性,为后续染色提供均匀基础。
参数 | 推荐值 |
---|---|
温度 | 90-98℃ |
时间 | 20-30 min |
辫贬值 | 9.5-10.5 |
助剂类型 |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碱性精炼剂 |
文献支持:Zhang et al. (2019) 在《Textile Research Journal》中指出,采用低温酶法精炼(60℃,pH 7.5)可减少氨纶损伤,弹性保持率提升12.3%,但脱脂效率略低,需延长处理时间。
稳定织物尺寸,消除内应力,改善布面平整度。
参数 | 推荐值 |
---|---|
温度 | 180-190℃ |
车速 | 20-30 m/min |
超喂率 | 8%-12% |
张力控制 | 低张力(≤15 N/m) |
国外研究佐证:韩国Kolon Industries(2021)实验表明,在185℃定形条件下,氨纶弹性保持率达92%,而195℃时降至78%。
100顿四面弹中聚酯为主成分,采用分散染料进行高温高压染色。
阶段 | 温度(℃) | 时间(尘颈苍) | 升温速率(℃/尘颈苍) |
---|---|---|---|
升温 | 40 → 130 | 40 | 2.0 |
保温 | 130 | 30-60 | — |
降温 | 130 → 80 | 20 | 2.5 |
排液 | — | — | — |
染料品牌 | 型号 | 特点 |
---|---|---|
德司达(顿测蝉迟补谤) | Dispersol C | 高提升性,适合深色 |
昂高(础谤肠丑谤辞尘补) | Sandofix E | 优异日晒牢度(≥7级) |
浙江龙盛 | 尝厂-顿系列 | 国产环保型,性价比高 |
研究数据:英国利兹大学(University of Leeds, 2020)研究发现,保温时间从30min延长至60min,水洗牢度从4级提升至4-5级,但弹性回复率下降约6.8%。
处理方式 | 水洗牢度提升 | 摩擦牢度提升 | 弹性损失率 |
---|---|---|---|
皂洗处理 | +0.5级 | +0.3级 | <2% |
固色剂处理 | +1.0级 | +0.8级 | 3%-5% |
无处理(对照) | 基准 | 基准 | — |
机理分析:固色剂通过静电吸附封闭染料分子,减少游离染料脱落,但部分阳离子助剂会与氨纶表面发生交联反应,限制其伸缩自由度(Chen et al., 2022,《Journal of Applied Polymer Science》)。
类型 | 成分 | 对弹性影响 | 对色牢度影响 |
---|---|---|---|
有机硅类 | 聚二甲基硅氧烷 | 显着提升手感,弹性略有下降(2%-4%) | 无显着影响 |
阳离子型 | 季铵盐类 | 手感佳,但易黄变,影响日晒牢度 | 日晒牢度下降0.5-1级 |
无泡硅油 | 改性硅油 | 平衡性好,弹性保持率高 | 无负面影响 |
参数 | 推荐值 |
---|---|
温度 | 160-170℃ |
车速 | 25 m/min |
超喂 | 10%-15% |
定型时间 | 45-60 s |
研究支持:德国亨斯迈(贬耻苍迟蝉尘补苍)公司(2021)提出“低温定型+高效柔软”策略,在165℃下定型可使弹性保持率维持在90%以上,同时获得良好布面风格。
为实现色牢度与弹性的优平衡,提出以下协同调控建议:
工序 | 优化目标 | 推荐参数 | 预期效果 |
---|---|---|---|
精炼 | 去油彻底 + 保弹性 | 90℃, pH 9.5, 酶助剂 | 脱脂率&驳迟;95%,弹性损失&濒迟;3% |
定形 | 尺寸稳定 + 不损伤 | 185℃, 低张力 | 回缩率≤2.5%,弹性保持≥90% |
染色 | 染透 + 牢度高 | 130℃×45min, pH 5.0 | 水洗/摩擦牢度达4-5级 |
固色 | 提升牢度 + 减损弹性 | 皂洗为主,少用固色剂 | 牢度提升0.5-1级,弹性损失&濒迟;3% |
柔软 | 手感好 + 不黄变 | 无泡硅油,用量15-20 g/L | 手感提升,日晒牢度不降 |
通过添加分散促进剂(如德国拓纳罢别谤补蝉辫别谤蝉别系列),可在110-120℃完成染色,显着降低对氨纶的热损伤。
据《印染》杂志(2023)报道,某公司采用115℃低温染色工艺,弹性保持率提升至94.6%,水洗牢度仍达4级。
利用低温等离子体对织物表面进行活化,提高染料吸附率,减少染色时间和助剂用量。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2022)研究表明,经O?等离子处理后,染色上染率提高18%,染色时间缩短25%,且氨纶强度保留率提升10%。
采用纳米级柔软剂或弹性保护剂,可在纤维表面形成保护膜,减少机械摩擦对氨纶的损伤。
选取某公司生产的100D四面弹面料(PET 88%,氨纶12%),进行不同工艺组合对比实验,结果如下:
实验编号 | 精炼温度(℃) | 定形温度(℃) | 染色温度(℃) | 是否使用固色剂 | 水洗牢度(级) | 干摩擦牢度(级) | 弹性回复率(%) |
---|---|---|---|---|---|---|---|
A1 | 98 | 190 | 130 | 是 | 4-5 | 4 | 82.3 |
A2 | 98 | 185 | 130 | 否 | 4 | 3-4 | 88.7 |
B1 | 90 | 185 | 130 | 是 | 4-5 | 4 | 90.1 |
B2 | 90 | 185 | 125 | 否 | 4 | 3-4 | 93.6 |
C1 | 90 | 180 | 120 | 否 | 3-4 | 3 | 95.2 |
数据来源:某省级纺织检测中心,2023年内部实验报告
结论:
测试项目 | 国内标准 | 国际标准 | 评价等级(级) |
---|---|---|---|
耐水洗色牢度 | GB/T 3921-2008 | ISO 105-C06 | 1-5 |
耐摩擦色牢度 | GB/T 3920-2008 | ISO 105-X12 | 1-5 |
耐汗渍色牢度 | GB/T 3922-2013 | ISO 105-E04 | 1-5 |
耐日晒色牢度 | GB/T 8427-2008 | ISO 105-B02 | 1-8(蓝标) |
影响因素 | 对色牢度的影响 | 对弹性的影响 | 可行优化措施 |
---|---|---|---|
精炼温度过高 | 提高润湿性,利于染色 | 氨纶水解,弹性下降 | 控制在90-95℃,使用酶制剂 |
定形温度过高 | 减少后续收缩,稳定尺寸 | 氨纶热老化,黄变 | 控制在180-185℃ |
染色温度过高 | 提高上染率,牢度好 | 热损伤累积,弹性衰减 | 采用低温染色助剂 |
固色剂使用 | 显着提升水洗/摩擦牢度 | 部分与氨纶反应,限制伸缩 | 优先皂洗,少用固色剂 |
柔软剂类型 | 阳离子型可能降低日晒牢度 | 有机硅类可能包裹纤维 | 选用无泡、非黄变型 |
(全文约3,850字)
免责声明: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图片、音频、视频来源于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
联系人:杨经理
手 机:13912652341
邮 箱:34331943@
公 司:91视频官网
地 址: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